
一、校園污水處理設備工藝說明:
校園污水處理設備采用A/0 (缺氧/好氧)處理工藝。在A級池內,由于污水中有機物濃度較高,微生物處于缺氧狀態,此時微生物為兼性微生物,起到水解酸化的作用,同時利用有機碳源作為電子供體,將NO2- N、NO3--N轉化為N2,而且還利用部分有機碳源和氨氮合成新的細胞物質。所以A級池具有一定的有機物去除功能,減輕后續0級生化池的有機負荷,以利于硝化作用進行,而且依靠污水中的高濃度有機物,完成反硝化作用,消除氮的富營養化污染。經過A級池的生化作用,污水中仍有一一定量的有機物存在,為使有機物進一步氧化分解,同時在碳化作用趨于完全的情況下,硝化作用能順利進行,特設置0級生化池,0級生化池的處理依靠自養型細菌(硝化菌)完成,它們利用有機物分解產生的無機碳源作為營養源,將污水中的氨氮轉化為N02- -N、 NO3--N, 在A級和0級生化池中均安裝有填料,整個生化處理過程依賴于附著在填料上的多種微生物來完成的。生化處理后的污水直接排放即可。
二、校園污水處理設備的特點:
(1)、由于污水凈化系統采用技術密集度較高的工藝流程和內部結構,污染物去除率高,處理效果好;
(2)、運行微動力消耗,低噪聲污染;
(3)、生物接觸氧化基本不存在污泥膨脹問題,運行管理簡便;
(4)、由于生物固體量多,水流又屬于完全混合型,因此生物接觸氧化池對水質水量的驟變有較強的適應能力。
三、校園污水處理設備運行注意事項:
1、生物反應器在整個過程中采用自動控制系統,大大降低了操作和管理成本。
2、當生物反應器中的水達到高水位時,提升泵停止運行,當水位下降到低水位時,提升泵自動打開。
3、循環泵根據中水儲液器的水位自動打開和關閉。
4、自動打開和關閉計量泵,可根據需要調整劑量。
5、自動操作膜清潔和消毒程序。
6、電機配有過流和過載保護。
四、校園污水處理設備操作流程:
1、安裝調試人員首先要打開進水閥門、出水閥門,啟動設備進水提升水泵,將調節池的污水輸送到地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中開始。
2、初次使用及調試的設備,當水位達到設備二分之一高度時停止水泵進水,打開風機進水閥,開啟風機,緩緩打開風機出風閥,向接觸氧氣池內曝氣48小時后再啟動進水提升水泵將污水加入至設備四分之三處,再向池內曝氣24小時。
3、工作人員要用手觸摸調料是否有粘狀感,同時觀察水體微生物生長情況,直至長出生物膜,方可繼續向設備輸送污水,水量應逐步增加至設計水量。
4、定時觀察水中微生物生長情況,發現異常應及時控制進水水量加以調整。
5、要觀察二沉池水水流流態,出水堰集水必須均勻,一般每隔24小時必須排泥一次,排泥時打開排泥電磁閥,利用氣提方式將二沉池內的污泥提升至污泥池。
6、生活用紙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根據需要在消毒池內加入消毒劑,二沉池來水經過消毒劑加藥罐,藥劑部分溶解,達到消毒的目的。經處理過的水在清水箱內停留約0.5小時后,就達到了排放要求,可以向外界受水體排放。
7、設備調試結束并正常運行后,系統即可進入自動運行,現場將水泵、風機的操作切換在自動運行狀態。
8、不定期對出水水質進行檢測,以保證設備正常運行。